呼吸道传染病防治科普资料
发布时间:2010/12/16 12:35:20 作者:高璞娟 浏览量:1290次
冬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学校、幼儿园、大型建筑工地等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单位,做好预防控制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环节。
一、什么是呼吸道传染病?
呼吸道传染病是指病原微生物通过呼吸道侵入易感人体,并随呼吸道分泌物继续向外传播,侵入另一易感机体的传染性疾病,以咳嗽、流涕、发热、呕吐为主要症状的传染病。
二、冬春季可能发生的呼吸道传染病有哪些?这些疾病有哪些共性?
冬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多发季节,如流感、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腮腺炎、麻疹、风疹、水痘、肺结核等疾病。这些病都有发热、咳嗽、头痛、全身不适等类感冒样症状。
三、呼吸道传染病是怎样传播的?
l 、在学校,学生或老师在讲话、咳嗽或打喷嚏时,通过飞出来的唾沫将夹在里面的病菌传播开来。
2 、灰尘是传播的一个帮凶。有呼吸道传染病的病人的鼻涕、痰液中含有大量病菌,由于随地吐痰或乱擤鼻涕,这些痰、涕干燥后夹在里面的病菌就会随灰尘到处飞扬,一旦被人吸入就会感染。
3 、手是传播病菌的另一帮凶。有呼吸道传染病病人的手上沾上大量病菌,当病人拿了书本、玩具等,在这些物体表面就会留下大量病菌,如果健康人用手接触了这些东西,就能沾上病菌,如果事先不彻底洗手就去挖鼻子,病菌就可能从鼻腔进入呼吸道而感染。
四、常见呼吸道传染病
1、什么是在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极强的感冒病。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其中,最常引起发病的是甲型。甲型流感病毒常在10~15年内发生突变,出现新的亚型,引起大流行。由于人体对各型流感病毒之间无交叉免疫能力,故每年都有不同范围的新亚型流感流行。
流行性感冒的症状与普通感冒大致相似;亦有部分患者全身症状较普通感冒重,如见持续高热、头痛、肌痛、全身疲软无力等症;部分患者病程迁延,可持续2周或更长时间;老年患者及慢性病患者易出现下呼吸道合并症,以及心肌炎、肌炎、脑炎等并发症。
2、什么是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俗称脑膜炎,是一种以突发高热、呕吐、颈项强直、抽搐、皮肤有出血点或淤斑为症状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它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儿童和成人均可患病,其中6个月—15岁为高峰期。该病严重者可致死亡,部分治愈者可致痴呆。其潜伏期一般为2—3天,最短1天,最长7天。
3、什么是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中医称痄腮,俗称“大嘴巴”,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腮腺炎患者和健康带毒者是本病的传染源。传染源通过空气飞沫将病毒传染给他人。腮腺炎主要在儿童和青少年中发生,尤以5-15岁患者较为多见,2岁以下、40岁以上很少发病,病程一般在两周左右。冬春季为高发季节,但全年都可能有病例发生。
腮腺炎患者除了发热(38℃左右)、一侧或两侧腮腺肿胀、有触痛、吃饭嚼东西有点疼痛外,两侧下颌及颌下腺、舌头下面的舌下腺也可能肿大,少数病人的胰腺、大脑、肝和心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如果合并睾丸或卵巢发炎,还可能造成不育症。合并病毒性心肌炎的重症患者还可能发生呼吸、循环衰竭而危及生命。
4、什么是麻疹,它有哪些症状?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全身发疹性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约90%发生在6个月至5岁的未接种过麻疹疫苗的小儿,近几年来有向大年龄组发展的趋势,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末春初为多。临床上以发热、上呼吸道炎、结膜炎、口腔粘膜斑及全身丘疹为特征;传染性极强,在人群密集的学校及幼儿园容易发生流行。
5、什么是风疹?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低热、上呼吸道轻度炎症、全身散在红色斑丘疹及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为特征,好发于1~ 5岁小儿。
6、什么是水痘?
水痘主要由水痘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很强的出疹性急性传染病。潜伏期为10~23天;一次发病可获得较高的免疫力。
7、什么是结核病 ?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道传染病。结核菌可能侵入人体全身各种器官,但主要侵犯肺脏,称为肺结核病。肺结核主要通过病人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等产生的飞沫传播。
目前,我国对肺结核病人实行免费检查和免费抗结核药物治疗。病人可到南京市胸科医院接受免费检查和治疗。得了肺结核病并不可怕,只要按照医生要求,坚持全程、按时、按量服药,坚持正规治疗,绝大多数病人能够治愈。
预防肺结核的主要措施是早期发现结核病患者。出现咳嗽、咳痰2周以上,或痰中带血,就应及时检查是否得了肺结核病。为预防结核病,儿童出生后应及时接种卡介苗。
五、呼吸道传染病有哪些预防措施?
l 、一旦得了病,一定要去医院治疗,卧床休息,多喝开水,防止疲劳。
2 、教室、寝室里要经常开窗通风,每天至少三次,每次不少于10 分钟。当周围有病人时,应增加通风换气的次数。
3 、教室打扫卫生时,先洒水后扫地,免得把飞尘飞扬开来。
4 、要注意个人卫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饭前便后要洗手,从外面回来要洗手,吃东西前要洗手;不用手挖鼻孔,咳嗽、打喷嚏时要用手帕盖住口、鼻,千万不要对着人,不随地吐痰、乱擤鼻涕;个人使用的手帕要经常洗晒。
5 、不吸烟、不喝酒、不食辛辣食物,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
6 、要注意保暖和多喝水,多吃富含维生素C 的水果。
7 、搞好预防接种工作。根据发病季节、流行区域、易发年龄等,在流行季节前的一段时间内选择接种流感、流脑、麻疹、风疹、腮腺炎、水痘等相关疫苗。
南京市公共卫生服务热线:123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