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今天是 2019年12月5日 星期四
当前位置:首页>> 队伍建设>>点赞身边好教师>>家校交流>>文章内容

陈小娅:进一步加强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发布时间:2007/1/30 10:39:00 作者:admin 浏览量:1139次

进一步加强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 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陈至立在全国进一步治理教育 乱收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2007-01-29

同志们:

  国务院七部委今天在这里联合召开全国进一步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这次会议,是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会精神,总结去年、部署今年治理工作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刚才,屈万祥同志代表部际联席会议回顾总结了2006年全国治理教育乱收费的工作情况,对2007年的工作任务进行了全面部署;教育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审计署、新闻出版总署的负责同志都讲了很好的意见;湖北省、天津市和辽宁省沈阳市分别介绍了各自的好做法,我都同意。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认清形势

  进入新世纪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顺利推进,教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是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同时,教育乱收费现象一度蔓延,在一些地区和学校甚至相当严重,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对此反映强烈。为解决这一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中央领导同志高度重视,多次指示要求坚决治理教育乱收费,各级政府加大了治理工作力度。2003年全国治理教育乱收费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建立之后,治理工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四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和综合治理,教育乱收费蔓延的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学校收费行为逐步规范,治理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是建立了良好的工作机制,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由教育部、国务院纠风办牵头,监察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审计署和新闻出版总署为成员单位,建立了治理教育乱收费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加大综合治理工作的力度。每年初都召开会议,对工作作出部署,确定工作重点,采取有力措施,狠抓落实,有效地推动了治理工作的开展。各省、市、县也都相应地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大、中、小学把治理乱收费摆在突出位置。实践证明,完善工作机制,齐抓共管,是治理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

  二是加强了制度建设,治理工作的长效机制正在形成。四年来,在治标的同时,着力治本,从完善政策、建立制度入手,先后建立了教育收费决策听证制度、教育收费公示制度、校务公开制度、监督检查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群众监督制度、受理群众举报制度和教育收费规定等一系列制度。还制定了加强收费资金管理,严禁挤占、挪用、截留教育收费资金的规章制度,使治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为建立长效机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全面停止审批新的改制学校,认真开展了已转制学校清理规范工作。全面清理了各类学校收费项目和标准,取消了一批违规出台的教育收费项目。进一步规范普通高中招生工作,严格实行了“三限”政策。深入实施高校招生“阳光工程”,加大了督促检查和查处力度,扩大了社会和群众监督的程度。开展了全国创建规范教育收费示范县活动,推动了教育收费的进一步规范。

  三是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严肃查处了一大批违规违纪收费案件。部际联席会议和各省每年都对教育收费工作进行督查和专项检查,各部委也分别通过组织物价检查、审计调查、打击盗版教材教辅专项整治活动、教育投入专项经费督导检查等工作,坚决查处违规违纪的收费案件,追究有关当事人和主管领导的责任,并对一些性质严重的典型案件予以曝光,保持了治理教育乱收费的高压态势。

  四是落实各项政策,为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教育乱收费提供了保证,奠定了基础。2006年是我国教育工作不平凡的一年,党中央、国务院加大教育投入,建立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并在西部地区先行实施,全部免除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这是中国教育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也为根治农村教育乱收费提供了制度保证。按照国务院部署,财政部、教育部和西部省份各级政府精心组织、扎实工作,坚决杜绝“一边免费,一边乱收费”,确保了新机制的平稳运行,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乱收费现象明显减少。同时,新的《义务教育法》颁布实施,把各级政府举办义务教育的责任、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等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这些都为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教育乱收费提供了保证,奠定了基础。

  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取得的成绩,是党中央、国务院坚强有力、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各地区各部门和社会各方面关心支持的结果,也是齐心协力、齐抓共管、共同努力的结果。

  在充分肯定治理工作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规范教育收费的任务仍然很重。一些地方和学校乱收费行为还时有发生,有的问题还很突出,群众反映仍比较强烈。比如,城市中小学择校高收费;公办学校以改制为名乱收费;民办高校包括独立学院和网络学院的违规收费;教辅材料过多过滥;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不规范;一些学校自行增加收费项目,提高或变相提高收费标准;一些地方和部门超越管理权限,违规出台教育收费政策;挤占、截留、挪用教育经费和向学校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的现象仍存在。虽然我们不断加大对各级各类教育的投入,但是有关政策还不完善,投入仍然不足,教育乱收费产生的土壤和条件并未完全消除。因此,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必须常抓不懈,力争不断取得新成效。

  二、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关键时期,教育事业正处于重要发展阶段。新形势、新任务对进一步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不断增强做好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第一,加大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力度是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的要求。去年8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34次关于教育问题的集体学习会上,以“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为题发表了重要讲话。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治理教育乱收费,是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的方针、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的具体行动。我们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的高度,进一步提高认识,抓好这项事关教育全局的重要工作。

  第二,加大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力度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就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全面部署,将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摆在突出位置。教育乱收费严重背离教育公平和教育的公益性原则,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要求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的原则背道而驰,是社会和谐的“杂音”,必须坚决制止。我们要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将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继续摆在政府和有关部门工作的重要位置上,切实抓紧抓好。

  第三,加大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力度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的要求。教育乱收费是教育行业的不正之风,严重损害教育的声誉和政府的形象。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纠正行业不正之风的一项重点工作。最近召开的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会要求进一步抓好纠正损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的工作,并要求“继续治理教育乱收费”。我们要认真贯彻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会精神,从新时期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的高度出发,加大治理工作力度。

  三、突出重点,狠抓落实

  今年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坚持相关部门各司其职、齐抓共管;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重在治本,加强规范,建立长效机制;坚持教育、制度、监督并重,力争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取得新成效。这里,我着重强调几个问题。

  (一)全面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从根本上消除农村义务教育乱收费现象。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发展教育事业的一项重大决策。在2006年西部地区推行的基础上,今年春季开学后,新机制要在中、东部农村全面推开。这样,今年就在全国农村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为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补助贫困家庭寄宿生生活费,五年内中央及地方政府要投入2000多亿元。为把这一惠及亿万农民群众的大事、好事办好,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要加强领导,周密部署,精心组织,落实各项改革措施,特别是各级财政拨款要按时足额到位,使学生经济负担得到减轻,学校运转经费得到保障,教师合理的待遇不能降低。新机制实施过程中,省级政府要切实负起统筹协调的责任,保证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全额纳入财政预算,落实到位;要加强对县级工作的指导,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严禁一边免费,一边乱收费。要以全面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为契机,使农村适龄少年儿童义务教育“上学难、上学贵”的问题得到解决,从根本上消除农村义务教育乱收费现象。

  (二)大力推进公共教育协调发展特别是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解决和规范城市择校收费问题。

  城乡、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特别是区域内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之间差距过大,已成为引发教育乱收费等许多矛盾和问题的根源之一。同区域内学校之间的过大差距为一些学校高收费、乱收费提供了条件和土壤。目前,社会上对择校尤其是大中城市中小学择校及其高收费反映强烈,必须下决心加以解决。推进公共教育协调发展特别是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解决择校高收费,进一步加强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的一项根本性举措。当前,首先要从区域内义务教育做起,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使各校办学条件、经费投入和校长、教师配备及其待遇等大致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南京景明佳园小学 地址:雨花台区花神大道298号

联系电话:52130500 技术服务:教育技术室

备案号:苏ICP备12076886号

苏公网安备 32011402010434号